|
出海東南亞!東盟十國新能源投資環境大PK發表時間:2024-06-21 12:24來源:光伏薈 多年以(yi)來美國(guo)對(dui)華新能(neng)源產業增設貿(mao)易壁(bi)壘,使得我國(guo)新能(neng)源企(qi)業一(yi)直取道(dao)東(dong)南(nan)亞出口(kou)美國(guo)。6月6日,美國(guo)對(dui)東(dong)南(nan)亞四國(guo)太(tai)陽能(neng)組件關(guan)稅豁免(mian)叫停,當(dang)日光伏股集體跳水,光伏巨頭被傳關(guan)停東(dong)南(nan)亞產線。 近期(qi),東盟(meng)十國之(zhi)一(yi)的(de)印(yin)度尼西(xi)亞積極(ji)發(fa)聲,尋求太陽能產(chan)業(ye)投(tou)資和技(ji)術援助,以期(qi)2060年實(shi)現印(yin)尼凈(jing)零排放目標(biao),或許(xu)能給中國新能源(yuan)企(qi)業(ye)出海帶來一(yi)些(xie)新思(si)路。 隨著對能源需求的不斷攀升,東南亞能源問題日益突出,包括化石能源資源匱乏、電力供應不足以及電價偏高等。可再生能源部署已成為了東盟地區的當務之急。 根據(ju)東盟能(neng)(neng)源(yuan)(yuan)合(he)作計劃(hua)(2021-2025年(nian)),東盟將通過大規模(mo)部(bu)署可(ke)再(zai)生(sheng)能(neng)(neng)源(yuan)(yuan)系(xi)統、提高可(ke)再(zai)生(sheng)能(neng)(neng)源(yuan)(yuan)占比、增加可(ke)再(zai)生(sheng)能(neng)(neng)源(yuan)(yuan)投資、探索新能(neng)(neng)源(yuan)(yuan)技術(shu),實現(xian)可(ke)再(zai)生(sheng)能(neng)(neng)源(yuan)(yuan)在2025年(nian)占一次能(neng)(neng)源(yuan)(yuan)供應總量23%、可(ke)再(zai)生(sheng)能(neng)(neng)源(yuan)(yuan)發電(dian)裝機容量占裝機總容量35%的目標(biao)。 根據東盟能源中心的數據顯示,2021年東盟地區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供應總量中的占比僅為14.4%,但這一數字正在逐步增長。各國政府已經認識到可再生能源對于環境保護、能源安全以及經濟發展的重要性,紛紛制定了一系列的規劃和政策舉措來推動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。
東盟的一些成員國,如印度尼西(xi)亞和菲律(lv)賓,正積(ji)極推動太陽能(neng)(neng)(neng)和風(feng)能(neng)(neng)(neng)等(deng)可再(zai)生能(neng)(neng)(neng)源的開發利(li)用。他們通過(guo)設立稅收優惠、提(ti)供貸款支持以及建立可再(zai)生能(neng)(neng)(neng)源示范區等(deng)方(fang)式(shi),吸(xi)引國內外(wai)資本(ben)流入,促(cu)進本(ben)國可再(zai)生能(neng)(neng)(neng)源技(ji)術的進步和產業升級。 與此同時,東(dong)盟各國也面臨著(zhu)諸多挑戰(zhan)。由于地理位(wei)置、氣候條件以及(ji)經濟發(fa)展水平的(de)差異,各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(de)發(fa)展速度和重(zhong)(zhong)點方向也存在差異。例(li)如(ru),一(yi)些島嶼(yu)國家可能更(geng)(geng)加注(zhu)重(zhong)(zhong)太陽能的(de)開(kai)發(fa)利用,而一(yi)些內陸國家則(ze)可能更(geng)(geng)關注(zhu)風能或生物質能等能源。 但無論如何,東盟各國所展現出的對新能源產業的強勁消納能力,無疑為中國新能源企業提供了更多出海東南亞的可行路徑,除了常規的借道,尚有諸多道路值得探索。 中國優秀的新能源領軍企業在東南亞市場的深耕與拓展,不僅能夠助力當地可再生能源產業的蓬勃成長,還能有效應對中國新能源行業所面臨的產能過剩和行業洗牌的挑戰,進而開創一個互利共贏、共同繁榮的新局面。來源:NE-SALON新能薈LD 新能薈 25 張真人說新能 21 文(wen) / NE-SALON新能薈小編團 來源:光伏薈公眾號 |